新闻中心
News
  • 1 远大理想城
  • 1 新乡·理想城
公司新闻  Company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我的战“疫”志愿者日记:社区的另一面
时间:2022-05-12 / 点击:960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徐兵 文图)5月10日是我在郑州经开区远大社区做志愿者的第二天。


与前几日不同的是,由于郑州市宣布金水区等8个城区(含开发区)居民要在10日中午12:00之前完成核酸采样,相当于时间缩短一半,这意味着,各社区核酸检测压力都不小,尤其像远大社区这样拥有近8000户约3万人的“巨无霸”社区,压力可想而知。虽然核酸检测时间有所调整,但是从现场看,一切仍井然有序,并且检测速度也在加快。


而我的任务除了做一名维护现场秩序的志愿者,还有采访身边的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大白”。


社区的“十八般武艺”


“这个我门清儿。”


“我们接到通知后,可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比如大喇叭、巡逻车、群通知、增加检测点、上楼去喊.....”在问到远大社区如何应对核酸检测时间压缩时,有着十余年物业从业经验的河南永恒凯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孙行灿自信满满地说。


性格直爽的孙行灿也向我示范一番,只见拿起大喇叭一步并成两步往前走,脸上带着微笑,手里大喇叭像是他的“兵器”。




而对于小区情况,他更是如数家珍,“远大社区不同于其他社区,这个盘在经开区是最大的,小区占地面积有500亩,67栋楼。常住人口也比较多,151个单元,户数7814户,近3万人,其中老人小孩居多......”听着他一番详细介绍后,我倒觉得自个儿像个“外社区的”。


小区大、人员多也意味着要想管理好,尤其疫情情况下,管理好,可得花费些心思。孙行灿继续介绍道,为了更好疫情防控,物业于5月9日0时起,对远大社区划分14个组团,以小区区域楼院现状划分,按照管控区进行管理。这一措施在其他社区是很少见的。


谈到小区防疫,他继续说道,小区大门是归家的第一道入口,也是小区防疫的最前线,只有把住第一道防线,才能把好业主健康的第一道关。另外,远大社区一直按照“无死角”“全覆盖”“高频次”原则,各管理处严格落实定期防疫消杀规定,专人专责,对重点区域如楼道、电梯、消防通道、垃圾桶、广场、采集点等区域进行每日不少于2次的重点消毒,不放过任何一处危险源,确保公共环境的安全。


跟他一路聊来,听着他专业且专注的介绍,让我对他的工作又多了几分敬意。


邻里之间关系更紧密了


“你们两个吃饭没,我去替你们吧?”“我再待会儿,你们先去吃饭。”周大姐在志愿者群里很是活跃,只要志愿者有需要,她总会第一个出现。



攀谈后得知,周大姐的女儿在国外读书,家中仅她一人。不过,一向热心肠的周大姐并不孤单,她总能和小区居民“打成一片”,“以前,楼上楼下住的是谁,我们也总是记不清。现在,家在哪叫啥,基本都清楚。”


用另一位志愿者的话说:“这两年多的疫情,也让邻里之间关系更紧密了,我们志愿者服务群也快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群了。”


不仅如此,邻里亲密度的提升,使得许多楼栋事务推进得更为顺利。旁边的一位志愿者插话道:“去年疫情封禁时,理发店一直不开门,但听说隔壁楼有位Tony老师,在大家强烈呼吁下,这位Tony老师给我们做了发型'更新’。对了,我们可是做好防护措施的。”


我只好打趣地说道:“ 唉......我确实进群晚啦!”


红马甲为大白撑伞


昨天天气是阴雨不断,而今天则是阳光明媚。虽然说刚立夏不久,但郑州的天却已像极了“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我正在感觉有点热时,在不远处却看到一位“红马甲”为“大白”撑伞,心里道:“很温馨的画面啊!”走上前去询问得知,原来是为“遮光”,以便加快扫码速度。



很小的一个细节,在疫情面前,总会让人为之感动。


“红马甲”志愿者叫朱庆宇,是郑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一名职工,已经来社区做志愿者四天了,主要工作有两项:一是协作大白工作;二是协助老人和小孩等有困难的群体扫码。“我所在的单位也是服务性质的,因此在小区做志愿者很得心应手。”朱庆宇说。


“大白”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以前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所以看到有志愿者招募就来了。据了解,她也是一位疫情服务队伍中的“多面手”,志愿者和大白的工作几乎都干过,并且样样都很“精通”。


经过一天的忙碌,虽然身体上会有点累,但是却很值得。一天下来,让我看到了社区的另一面,这一面只有走进一线志愿者才能看到。而他们也只是万千社区志愿者的缩影。牺牲了个人时间,在楼栋间奔波,只为让居民们的生活再方便一点,也希望这场疫情早点过去。


豫ICP备13018423号-1